提示:本条目的主题不是Nintendo Cube。
萌娘百科欢迎您参与完善任天堂相关条目☆任天堂就是世界的主宰!
欢迎正在阅读这个条目的您协助编辑本条目。编辑前请阅读Wiki入门或条目编辑规范,并查找相关资料。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过愉快的时光。
原名
Nintendo GameCube
研发商
任天堂综合开发本部
制造商
富士康任天堂
类型
家用游戏机
世代
第六世代
发售日期
日本:2001年9月14日北美:2001年11月18日欧洲:2002年5月3日澳洲:2002年5月17日台湾:2002年11月27日
销量
全球:2174万部美国:1294万部日本:404万部其他:477万部
最畅销游戏
任天堂明星大乱斗DX(Melee),709万(2008年3月10日数据)
媒体
任天堂光盘游戏卡带(需要Game Boy Player)
向下兼容
Game Boy家族的部分游戏(需使用Game Boy Player)
前代机种
Nintendo 64
后继机种
Wii
Nintendo GameCube(缩写为NGC,在北美地区称为GCN),是任天堂推出的第六世代家用游戏主机,开发代号为“Dolphin”(海豚)。NGC是Nintendo 64的后继机种,也是Wii的前代机种。
历史
在1999年5月任天堂的新闻发布会上,该游戏机首次公开宣布名为“Project Dolphin”。主机的正式名称首次在2000年8月24日的SpaceWorld 2000新闻发布会上出现。
NGC在2001年的E3展会上正式推出,与主机一起首发的还有15款游戏。有意思的是,主机在发布时首发的15款游戏里,没有一个是马力欧系列的。
在主机发售日很久以前,任天堂曾申请过一个GameCube运动控制器的专利(原型),但因为某种原因始终未能向外发布,并最终演变成次世代Wii主机的Wii Remote。
2001年9月14日,NGC在日本发售。
主机原先计划于2001年11月5日在北美发售,但为了提升库存,发售日期被延后至同年的11月18日。
硬件
尺寸
GameCube的尺寸为 150毫米×161毫米×110毫米。
GameCube的纸面重量是2.4kg,但经过实际测量,净重为1.4kg,加上GBP底座的重量是1.7kg。可能2.4kg指的是带包装盒的重量,但未经过证实
尺寸图[1]
颜色
NGC拥有几款不同颜色的机型,其中最特别的就是紫色基佬紫了(NGC是为数不多的把紫色作为主打色的主机之一)。其他颜色包括橙色、黑色等。任天堂曾发售过一款限定的白金(Platinum)配色。橙色的主机只在日本地区发售,在其他国家地区只发售了橙色的手柄。
性能
NGC的主板,已标注主要芯片[2]
CPU
CPU对比[2]
NGC的系统架构图[2]
在于1998年开始设计GameCube后,任天堂与ArtX合作(后来在开发期间被ATI Technologies收购后来又被AMD收购了)开发系统逻辑和GPU,与IBM合作开发CPU。IBM为下一代主机设计了PowerPC处理器,名为“Gekko”,基于已有的PowerPC 750CXe(这是一款在后期的iMac G3上面搭载的CPU)的增强版。
其运行频率为485 MHz,并具有浮点运算器(FPU),速度能够达到1.9 GFLOPS,峰值为10.5 GFLOPS。Gekko设计为0.18微米极为先进,被称为“IBM Power PC架构的延伸”。这块CPU同时还搭载了64 KB的L1缓存与256 KB的L2缓存同时代的PS2只有24KB的L1缓存,除此之外,IBM还给这块CPU增加了约50多条与浮点数运算有关的新指令。
非常有意思的是,在隔壁PS2大肆宣传128位处理器时,任天堂却选用了一个只有32位模式的处理器可能是因为N64宣传的64位完全不好用导致的。
GPU
GPU代号为“Flipper”,运行速度为162 MHz,除了图形外,还处理音频和I/O并管理其他任务。
如前所述,这个GPU由ArtX开发,但是在主机发布前,ArtX被ATI收购,六年后ATI又被AMD收购,所以在某种程度上,NGC是第一个使用A卡的主机。结果现在反而只有任天堂不用A卡
内存
NGC拥有运行在324MHZ的24MB1T-SRAM主内存,内存位宽为64位。以及内存带宽只有8位的运行在81MHZ的16MBSRAM音频内存音频内存的大小超过主内存的一半。
其中主内存直接与GPU中的内存控制器连接,CPU与GPU都可以直接寻址它们。而音频内存则与GPU中的DSP(数字信号处理器)直接相连,但是GPU也可以寻址它们,因此有些游戏会把纹理存储在音频内存中,但CPU不能寻址音频内存,因此这如果想要利用这些额外的内存空间需要比较复杂的操作。
音频
NGC搭载了由Macronix设计的DSPMacronix一直都为任天堂提供卡带芯片,这是他们少数几次不务正业,集成在GPU中,其负责处理音频数据。而音频输出则由同样集成在GPU中的音频接口(AI)完成,它最大可以输出16位立体声音频(在采样率为32 kHz的情况下,可以同时输出八个立体声音频通道)。这个音频子系统与Super Famicom的音频系统非常相似,因此实际上还是需要音频驱动程序去运行好消息是,任天堂的官方SDK中提供了绝大多数的功能,不需要开发者自己去写。
操作系统
NGC的内部BIOS/IPL芯片上搭载了一个非常小的操作系统:Dolphin OS。这个系统并不能给玩家提供一个详细的图形界面,它更多的是为开发游戏提供便利,它提供了相当多的API以供游戏调用避免了重复造轮子。除此之外,它只提供了一个可以修改时间与系统配置、管理存储卡的简单GUI。
存储介质
NGC使用与MiniDVD同样大小的专有任天堂光盘(GameCube Game Disc,相比于一般的MiniDVD增强了安全系统)作为游戏ROM的存储介质,由任天堂与松下联合研发。其能够存储高达1.5GB的数据同期的Playstation 2和Xbox都使用8.5GB的双层DVD,所以任天堂这波属实是留了一手(bushi,NGC唯一不足的一点也是在此,由于采用了特殊的存储介质,不支持多媒体功能。当然这样也导致NGC无法用简单手段读取标准DVD,使得很难在NGC上使用盗版光盘。
存储卡
由于无内置硬盘,NGC需要使用外接的存储卡进行游戏进度的保存。机身上共有两个存储卡插槽(A和B)。
存储卡使用“blocks”作为计量单位,售卖的存储卡共有三种规格:59 blocks(512KB)、251 blocks(2MB)和1019 blocks(8MB)。有些游戏对于后者的兼容性稍差,但任天堂也给出了解决方案。第三方存储卡甚至可以做到更大,突破了任天堂最大的16MB,做到了128MB。NGC最高只能够识别到2043 blocks的空间。[3]一般需存档的游戏(例如《动物森友会》),在游戏包装内都会附赠一张59存储卡,部分为带贴纸的限定版。
外设
Game Boy Player
2003年3月20日发布,用于让NGC主机运行Game Boy、Game Boy Color和Game Boy Advance游戏的外设。将其插入NGC下方的扩展插槽后,需要再从NGC上运行Game Boy Player引导盘(外设自行附带)。引导完成后可取出引导盘,将掌机游戏卡带插入Game Boy Player卡槽即可游玩。支持与GBA联机,它甚至可以使用全部GBA外设。但考虑到它的安装位置,且安装后无法移动,加装GBA外设的体验非常差劲。
玩家可以使用NGC手柄操作游戏,也可以使用NGC TO GBA联机线,将NGC的1P手柄接口和一台没有插入游戏卡带的GBA连接后使用GBA作为手柄操作游戏。
软件
主分类:Category:Nintendo GameCube游戏
向下兼容
NGC可以通过附加组件Game Boy Player来游玩一些指定的Game Boy、Game Boy Color和Game Boy Advance游戏。Game Boy Player通过主机底部的特有连接口连接。
评价和影响
NGC总共在全球范围内售出了2174万台,在全部第六世代主机里排名第三。甚至就连任天堂的上世代主机Nintendo 64都比NGC销量高(近3300万台)。任天堂预估的销量为5000万台,实际却连一半都没到。
造成NGC相对失败的原因有很多,但被大多数人认可的包括:
专有的miniDVD存储介质,使得游戏开发者们无法在游戏里塞入太多的内容,也没有办法放入太多的CG作为过场动画。但有些游戏充分地使用了NGC的性能,将过场动画变为实时演算,算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缺陷。有些较大体量的游戏会使用两张甚至更多的光盘,例如生化危机4。
缺少同世代主机所拥有的在线功能。只有不到十款游戏支持使用网络适配器,其中在线游戏更是少之又少,大部分都是仅支持局域网联机的游戏,例如马里奥赛车:双重冲击!!的16人模式。Switch都不支持,却被NGC实现了(
NGC还有一个硬伤,如果你想要在今天获取此主机的最佳画质体验,你需要一根特殊的数字输出线缆。但是,NGC的数字输出线缆产能非常低,可谓是一线难求。而且在该主机的后期型号(DOL-101)中,因为使用率太低(据说不到1%),还砍掉了数字输出。
查 · 论 · 编任天堂 人物社长山内房治郎 • 山内积良 • 山内溥 • 岩田聪 • 君岛达己 • 古川俊太郎知名人物宫本茂 • 横井军平 • 高桥伸也 • 小泉欢晃 • 手冢卓志 • 青沼英二 • 藤林秀麿 • 坂本贺勇 • 江口胜也 • 野上恒 • 荒川实 • 雷吉·菲尔斯-埃米 • 绀野秀树 • 竹田玄洋相关人物樱井政博 • 田尻智 • 增田顺一 • 户高一生 • 荒谷朋惠 • 高桥哲哉 硬件家用游戏机Color TV-Game • Family Computer • Super Famicom • Nintendo 64 • Nintendo GameCube • Wii • Wii U • Nintendo Switch • Nintendo Switch 2掌上游戏机Game & Watch • Game Boy • Game Boy Color • Virtual Boy • Game Boy Advance • Nintendo DS • Nintendo 3DS • Nintendo Switch Lite其他相关机种Nintendo VS. System • 神游机 • FC复刻版 • SFC复刻版 • 机器人R.O.B.官方外设FC磁盘机 • Power Glove • 播放君 • Satellaview • 64DD • NGC-GBA连接线 • WaveBird • Game Boy Player • Wii Remote • Nunchuk • Wii平衡板 • Nintendo Power • Wii U GamePad • amiibo • Joy-Con 软件及服务游戏马力欧系列[+] • 咚奇刚系列[+] • 击拳热斗系列 • 塞尔达传说系列[+] • 密特罗德系列[+] • 光神话系列[+] • Famicom侦探俱乐部系列[+] • 任天堂战争系列[+] • 地球冒险系列[+] • 火焰之纹章系列[+] • F-Zero系列 • 飞行俱乐部系列 • 耀西系列[+] • 星之卡比系列[+] • 星际火狐系列 • 瓦力欧系列[+] • 宝可梦系列[+] • 任天堂明星大乱斗系列[+] • 动物森友会系列[+] • 黄金太阳系列 • 皮克敏系列[+] • 脑锻炼系列 • 节奏天国系列 • Wii系列[+] • 蓓优妮塔系列[+] • 异度神剑系列[+] • 斯普拉遁系列 • 更多服务任天堂eShop (Virtual Console) • 任天堂Network • 任天堂点数 • Nintendo Switch Online出版物Official Nintendo Magazine • Nintendo Power其他任天堂直播会 • 任天堂官方中文化游戏列表 开发团队部门任天堂企划制作本部 • 任天堂技术开发本部前部门任天堂开发第一部 • 任天堂开发第二部 • 任天堂情报开发本部 • 任天堂企划开发本部控股子公司1-UP工作室 • Mario Club • Monolith Soft • Next Level Games • Nintendo Cube • Retro工作室 • 神游科技 • SRD参股公司Creatures • Cygames • DeNA • Genius Sonority • Good-Feel • Grezzo • HAL研究所 • indieszero • Niantic • PUX株式会社 • skip • The Pokémon Company • Vanpool • WARPSTAR • 万代南梦宫控股相关公司Camelot • GAME FREAK • Intelligent Systems • Jupiter前相关公司AlphaDream • Cing • Rare • Sora • 硅骑士
查 · 论 · 编电子游戏机游戏平台总导航家用游戏机第一世代Magnavox Odyssey • TV Tennis • Color TV-Game[+]第二世代Atari 2600 • Atari 5200 • ColecoVision • SG-1000第三世代Family Computer[+](FC磁盘机) • Sega Master System • CD-i第四世代PC Engine • Mega Drive • Super Famicom[+] • Neo Geo • 3DO第五世代Sega Saturn • PlayStation • Nintendo 64 • Atari Jaguar第六世代Dreamcast • PlayStation 2 • Nintendo GameCube • Xbox第七世代Xbox 360 • PlayStation 3 • Wii第八世代Wii U[+] • PlayStation 4 • Xbox One • Nintendo Switch[+]第九世代Xbox Series X/S • PlayStation 5 • Nintendo Switch 2掌上游戏机第二世代Game & Watch[+]第四世代Game Boy • Game Gear • Atari Lynx第五世代Virtual Boy[+] • Game Boy Color • Sega Nomad • Neo Geo Pocket • WonderSwan • Tiger Game.com第六世代Game Boy Advance • Nokia N-Gage第七世代Nintendo DS • PlayStation Portable第八世代Nintendo 3DS[+] • PlayStation Vita第九世代Steam Deck关联概念微型游戏机 • 专用游戏机 • 游戏姬 • 学习机 • 电脑游戏 • 手机游戏 • 模拟器关于街机,见Category:街机游戏
参考资料
↑ Dimensions.com. GameCube Dimensions & Drawings. [引用时间: 2022-07-30] (English).
↑ 2.0 2.1 2.2 Rodrigo Copetti. GameCube Architecture: A Practical Analysis. [引用时间: 2022-06-28] (English).
↑ 任天堂. NINTENDO OF AMERICA: Nintendo GameCube. 2002-08-02 [引用时间: 2022-06-29] (English).